如同前面對橋墩的處理方式一樣,可以使用隔震支座來作為內力限制措施來降低蓋梁的內力。但如果降低內力仍不能防止橋墩發(fā)生屈服,就不能限制蓋梁的內力,這時可在蓋梁下方設置系梁來減輕蓋梁的問題。
澆筑的系梁跨橋墩,所以在系梁與橋墩交接面的下方會出現(xiàn)新的薄弱面。采用這種方法就可以使橋墩剪力低于系梁下方橋墩的塑性剪力。
由于蓋梁與系梁之間彎矩只與塑性剪力和兩者之間的距離有關,如果系梁與蓋梁之間的豎向間距足夠小,那么位于系梁與蓋梁之間的橋墩的彎矩也會非常小。根據(jù)橋墩—蓋梁節(jié)點處彎矩平衡可知:地震作用下,蓋梁的內力也會降到很小的值,從而無需再做進一步的加固工作。系梁設計時應采用能力設計原理,使塑性鉸出現(xiàn)在橋墩上而不是系梁上。
因為如果系梁中形成了塑性鉸,在橋墩的頂部或蓋梁中就需要再形成一個塑性鉸以完成塑性倒塌機構。在這種情況下,系梁將起不到有效保護蓋梁的作用,盡管其減小了排架的塑性轉角并且提高了側向強度。
系梁加固法對高墩橋梁非常有效。合理的選擇系梁的位置,可有效保護蓋梁,同時也可增加橋墩框架的橫向強度和彎曲剛度。在地面標高處應用這種方法,將橋墩沿縱向和橫向連接起來,可以緩解基礎的一些問題。增加系梁之后,必須復核橋墩塑性鉸的彎曲延性能力是否滿足要求。
同時系梁的建造應通過去除橋墩上系梁高度范圍內的混凝土保護層,并保證適當?shù)南盗簩挾?,使得縱筋能從橋墩核心混凝土外穿過。增加系梁之后,由于系梁以下橋墩高度的降低使其剪力有所增加,因此如果橋墩的彎曲延性能力或抗剪能力不能滿足要求,可采用前面介紹的方法加固。
文章出自鋼結構檢測tools.mwxu16.cn,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