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對公路的主要危害是沙埋和風蝕。
1.沙埋
(1)沙埋原因
公路沙埋主要有兩種情況,其一是由于風沙流通過路基時,由于風速減弱,導致沙粒沉落,堆積、掩埋路基;其二是由于沙丘移動上路而掩埋路基。
(2)沙埋類型
①片狀沙埋:片狀沙埋的面積較大,形成也較迅速,主要發(fā)生在風沙流活動的地區(qū);初期積沙較薄,通過養(yǎng)護尚能維持通車,如沙源豐富,積沙日益增厚,則會阻斷交通。
②舌狀沙埋:在流動沙丘地區(qū),當路線橫切沙丘走向時;或在風沙流活動地區(qū),當路基上風側有障礙物時,均可形成舌狀沙埋。舌狀沙埋形成迅速,厚度較大,一場大風即可使交通中斷。
③堆狀沙埋:主要發(fā)生在流動、半流動沙丘地區(qū),沙丘前移上路,造成大量的沙子堆積,形成堆狀沙埋。堆狀沙埋的發(fā)展需要一定的時間,能夠預測,可以預防,但一經形成,因積沙量大,危害嚴重,處理比較困難。
2.風蝕
在風沙的直接沖擊下,路基上的沙?;蛲令w粒被風吹走,出現(xiàn)路基削低、掏空和坍塌等現(xiàn)象,從而引起路基的寬度和高度的減小。風蝕的程度與風力、風向、路基形式、填料組成及防護措施等有關。
(1)路堤
當主導風向與路基處于正交時,迎風側路肩及邊坡上部風蝕較嚴重,背風側則較輕。當主導風向平行路基時,兩側路肩及邊坡上部均易遭受風蝕。
(2)路塹
路塹邊坡的風蝕一般均較嚴重,風蝕程度則隨路線與主導風向的交角而有所不同。當風向與路線平行時,兩側坡面被多風蝕成條溝狀;當風向與路線正交時,迎風坡面的局部地方則易被掏空成犬牙狀。
文章出自結構健康監(jiān)測tools.mwxu16.cn,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