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應變檢測技術是一門基于彈性波理論的新興技術,在實際工作應用中為準確全面地評價基樁的質量,檢測人員需掌握建筑結構、地基基礎、土力學、波動理論、振動測試、信號處理、計算機應用等綜合理論知識及實踐中積累的經驗。
1. 現(xiàn)場調查及資料收集
2. 抽檢數(shù)量、樁位選擇及檢測開始時間
3. 樁頭處理
4. 傳感器的安裝
實心樁:傳感器安裝點宜在距樁中心2/3半徑處
空心樁:激振點與傳感器安裝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與樁中心連線形成的夾角宜為90°,傳感器安裝位置宜為樁壁厚的1/2處
根據樁徑大小,樁心對稱布置2~4個安裝傳感器的檢測點
5. 激振點及錘擊振源
現(xiàn)場測試時,最好多準備幾種錘頭、錘墊,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用。
激振點的位置:
實心樁:激振點位置應選擇在樁中心
空心樁:激振點與傳感器安裝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與樁中心連線形成的夾角宜為90°,激振點位置宜為樁壁厚的1/2處
激振的要求
激振方向垂直于樁面,激振點平整,激振干脆,形成單擾動
激振點應遠離鋼筋籠的主筋
激振應通過現(xiàn)場敲擊試驗,選擇合適重量的激振力錘和軟硬適宜的錘墊,宜用寬脈沖獲取樁底或樁身下部缺陷反射信號,宜用窄脈沖獲取樁身上部缺陷反射信號
6. 儀器參數(shù)設置
規(guī)范對儀器參數(shù)設置的要求
Ø 時域信號記錄的時間段長度應在2L/c時刻后延續(xù)不少于5ms;幅頻信號分析的頻率范圍上限不應小于2000Hz
Ø 樁長設定為樁頂測點至樁底的施工樁長
Ø 設定樁身截面積應為施工截面積
Ø 樁身波速可根據本地區(qū)同類型樁的測試值初步設定
Ø 采樣時間間隔或采樣頻率應根據樁長、樁身波速和頻域分辨率合理選擇;時域信號采樣點數(shù)不宜少于1024點
Ø 傳感器的設定值應按計量檢定或校準結果設定
7. 信號采集與判斷
8. 影響信號質量的因素
1)樁頭處理
2)激振能量大小的影響
3)傳感器的影響
4)耦合劑的影響
5)應力波在傳播過程中的衰減
6)樁周土層對測試信號的影響
7)樁底土層對測試信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