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路紅線的定義
城市道路紅線是指劃分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用地、生產用地及其他用地的分界控制線。紅線之間寬度即道路用地范圍,也可稱道路的總寬度或稱規(guī)劃路幅。
2)城市道路紅線規(guī)劃
規(guī)劃道路紅線是一項劃定道路建設與城市建設分界線的重要工作,是關系到城市建設百年大計的問題。紅線的作用是控制街道兩側建筑(包括圍墻)不能侵入道路規(guī)劃用地。紅線不但是具體道路設計的依據,也是城市公用設施各項管線工程的用地依據。
3)道路紅線寬度的確定
確定紅線寬度主要根據道路的功能與性質,考慮合理的橫斷面形式,定出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綠化帶、分車帶等各組成部分的合理寬度,從而確定道路的總寬度,即紅線寬度。確定道路總寬度時要考慮“近遠結合、以近為主”的原則,應根據各城市各時期在城市交通和城市建設中的特點具體決定,要注意適當留有發(fā)展余地。紅線寬度規(guī)劃得太窄不能滿足日益發(fā)展的城市交通和期貨方面的要求,會帶來以后道路改進時的困難。反之,規(guī)劃得太寬,會造成城市用地和近期建設極大的浪費。
4)具體劃定道路紅線應綜合考慮的因素
道路的位置及沿路兩旁建筑物的性質,道路兩旁的建筑物高度(h)和道路總寬度(B)應有一定的關系,其值按如下因素確定:
①從日照、通風要求出發(fā),為了使道路兩旁的建筑物有足夠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風,道路的總寬度和沿路建筑物高度要有適當的比例。同樣的日照要求,則東西向道路寬度一般比南北向的要求寬些,此外,日照要求相同,道路方向相同,則熱帶城市的道路寬度要求比溫帶城市的窄些。但對通風的要求,熱帶城市卻又應比溫帶城市要求的寬度大些。
②從防空、防火、防震的特別情況出發(fā),可考慮在道路一邊發(fā)生房屋倒塌后,仍能保證有一定的地帶繼續(xù)維持交通。當然對于個別特殊的高層建筑應例外。
③從建筑藝術上的要求出發(fā),道路的總寬應能保證沿路建筑物有良好的能見度,一般當h/B=1/2時,能夠很清楚地看到各座建筑物的立面和相當大一段道路兩側的建筑物。太于此比例,就顯得房屋太高,路太窄,感覺效果不好。
根據城市建設經驗,考慮上述因素一般認為h/B=1/2左右為宜。
滿足交通運輸的要求,按照道路功能、交通性質與交通量等可以確定車行道寬度、人行道寬度、綠化帶寬度及各組成部分的寬度,從而確定道路所需的總寬度。確定道路的紅線位置在城市總平面圖基本定案的基礎上,選擇規(guī)劃路中心的位置,并按所擬定的道路橫斷面寬度劃出道路的紅線寬度。
文章出自橋梁動靜載荷試驗tools.mwxu16.cn,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