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臺表面的缺陷主要表現(xiàn)在剝蝕和裂縫兩個方面。
墩臺剝蝕的處理
墩臺剝蝕缺陷表現(xiàn)在墩身產生空洞、磨損、剝落等現(xiàn)象,其產生原因主要是水流的侵蝕及漂流物或船只的撞擊等?,F(xiàn)將常見的主要表面缺陷及產生原因。
1、內部空洞
①砌體結構砂漿不飽滿加之水的侵蝕;
②混凝土墩身施工嚴重漏漿產生空洞;
出現(xiàn)的位置:砌體墩身常水位以下;
2、侵蝕剝落
①保護層不均勻且太薄鋼筋銹脹;
②嚴寒地區(qū)水中橋墩凍融或干濕交替循環(huán)作用;
③有侵蝕性水的化學侵蝕作用;
出現(xiàn)的位置:樁柱式墩臺、水中墩臺身
3、磨損
①高速水流沖刷,水流中又挾有大量砂石等推移質;
②有流冰等漂流物磨蝕
出現(xiàn)的位置:水中墩身及常流冰水位處
4、撞擊脫落
①通航河流船舶及立體交叉橋汽車等的撞擊;
②強流冰河流中流冰的撞擊;
表面缺陷的修補方法視結構特點及缺陷嚴重程度確定。由于墩臺一般處于水中,修補較困難,而且其侵害在繼續(xù)發(fā)生,修補方案應慎重選擇。
表面缺陷局部修補一般可用混凝土、水泥砂漿、混凝土膠黏劑、環(huán)氧樹脂類有機黏結材料,用人工壓抹法處理。
嚴重的需要大面積處理時,可采用噴漿修補法,或墩臺身加護套的方法。
水下墩身部分的處理,要進行圍水才能施工,其圍水方法可參考本書第三章內容。護套法一般最薄厚度處應不小于100mm,并要配置鋼筋箍,鉆孔埋人一定數(shù)量的錨固鋼筋無論采用何種材料、何種方法對缺陷進行修補,都必須盡可能地把已損壞的混凝土除掉,直到露出完好混凝土為止。